从进入新世纪以来,相对论娱乐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不仅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还与线上线下的承销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但罗南始终保持猥琐发育不要浪的策略,以梦工厂这面巨大的盾牌吸引以好莱坞六大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势力的注意力,自身则在拼命打牢基础。
时至今日,这一策略终于显示出了效果。
梦工厂日渐衰弱,相对论娱乐业绩出色,传统势力终于重视起了罗南这家发展速度近乎疯狂的新公司。
于是,行业内顶端势力一些不需要说出口的默契,一些不成文的打压,自然而然落在了相对论娱乐身上。
但相对论娱乐不是梦工厂,派拉蒙影业一口咬了过来,却崩掉数颗狗牙。
那些头脑清晰的人物,立即发现他们重视相对论娱乐的时候,相对论娱乐已经发展成为了单靠某一家电影公司根本动摇不了的娱乐集团。
派拉蒙影业缩了回去,似乎一切都恢复到了风平浪静的态势。
“好莱坞的竞争无处不在。”
相对论娱乐的办公室里,罗伯特-艾格对罗南说道:“大公司打压小公司,产业链上游掠夺下游资源,大公司内部同样竞争激烈。”
罗南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子:“我只希望六大公司不会真正联合起来打压我们。”
罗伯特-艾格斩钉截铁般的说道:“不会,绝对不会!六大公司虽然有默契有合作,但彼此间的竞争不比其他任何行业少,好莱坞以前不止是六大公司,六大内部真正执掌权力的人,难道不想让六大变成五大?四大?甚至一家独大?”
罗南轻轻点头,这点毋庸置疑。
罗伯特-艾格又说道:“放在六大内部,只要某家突然出现问题,立即会有另一家想要把它吞掉。”
罗南忽然想到了曾经,那时迪宝宝这个庞然大物不但压得其他几家公司抬不起头来,甚至一口吞掉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就像几十年前的好莱坞八大公司一样,六大从此成为历史。
更不用说那时华纳兄弟对处境不佳的派拉蒙影业虎视眈眈,环球影业背后的康斯卡特也想要吃下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被其他几大公司挤兑的只能频繁重启蜘蛛侠续命。
好莱坞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和龌龊,从来都没有少过。
“我们不能忽视六大公司可能带来的麻烦,但也不能过于重视。”罗伯特-艾格这时候极其郑重的说道:“至少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不能放在这上面,否则会影响到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罗南很清楚这个简单的道理,公司实力强大了,即便眼前会吃些亏,最终也可能成为赢家;但公司发展不起来,哪怕暂时把六大公司伸出来的触角打回去,最后还是输家。
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是赢得业内激烈竞争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梦幻城堡而已。
“鲍勃,你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公司内部发展和外部收购兼并业务。”罗南知道他与罗伯特-艾格各自擅长什么:“我的精力还是放在电影项目以及应对外部压力上面。”
当然,这只是大体上的分工,就像这次应对艺匠影业收购和斩断派拉蒙影业伸过来的手一样,两人随时都能联合起来。
罗伯特-艾格笑了笑,说道:“没有问题。”
罗南说道:“乔治-克林特即将与死星大厦产权方谈妥,等公司搬迁完成后,鲍勃,你的职位也该变更一下了。”
“谢谢。”罗伯特-艾格明白这话的意思,没有多说。
这两年的工作,也让罗伯特-艾格平添无数自信,虽然职位是首席运营官,但一直在履行首席执行官的职责。
罗南完全确认了这只“微笑的米老鼠”的能力,确认这是相对论娱乐集团最好的舵手。
离开罗南的办公室,罗伯特-艾格环视整个公司,回想起来如同梦幻一样,以前只是宁愿**头,也不想当雄鹰的尾巴,但这家小鸡般的公司,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即将成长为展翅翱翔的雄鹰。
他这个原本华特迪士尼集团不起眼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变成业界名副其实的大佬,甚至有可能成为与迈克尔-艾斯纳并肩的顶级大佬。
这一步真的是走对了,当初不跨出迪士尼,说不定现在还在岛国分公司晃荡呢。
哪里能有在相对论娱乐集团这么好的发展机遇。
办公室中,罗南刚刚与乔治-克林特通完电话,关于死星大厦的谈判,进入到了最后收尾阶段,双方已经在价格上面达成了一致。
相对论娱乐出价2亿123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死星大厦所有产权。
这栋大厦不算特别大,实际建筑面积与容量比不远处的福克斯大厦稍微小一点,这里是比弗利山庄的世纪城,虽然比不上曼哈顿的金融区和商业区,但也能进入全美地产价格最高的那一档次。
罗南的计划,改名后的相对论大厦,将会作为集团公司和电影业务公司的办公地点,主要用来容纳相对论娱乐、使馆影业和沙海娱乐三家公司,以及配套的例如后期制作工作室之类的特殊部门。
办公面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租赁一些楼层出去。
预计三月份双方能正式签订转让合同,罗南计划下半年将整个公司都搬迁过去。
至于奈飞,还是继续放在硅谷最好。
硅谷的整体环境和配套条件,也最适合奈飞的发展需要。
与此同时,《耶稣受难记》继续在北美电影市场上肆虐,在二月份这个传统的电影淡季,何止一家独大,简直就是电影市场上面的超级霸主般的存在。
进入工作日,影片单日收获的票房依然维持在千万美元以上运转,周一轻松进账1269万美元。
而且在这一天,《耶稣受难记》变得更加令人瞩目。
有人因为观看这部电影,惊吓过度死在了影院里面!
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这绝对不是好事,甚至可能会让影片引发更大的争议。
但从商业角度出发,这也不是坏事,其爆发出的话题度,将会吸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过往好莱坞有无数案例证明,那些能吓死人的电影,最后几乎全都成为了票房大卖和商业成功的典型。
相关的消息当天就开始在媒体上疯狂炒作。
“《耶稣受难记》场面血腥残酷,一妇女观看当场吓死!”
“一位女性观众在看到《耶稣受难记》的残酷镜头时因为惊吓过度,导致心脏病发作而猝死!”
类似的报道层出不穷,从电视到纸媒再到互联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炒作。
“当电影放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残酷场面时,56岁的电台行销经理斯卡特女士突发心脏病,电影院虽然立即暂停放映,并将她紧急送往医院仍不治身亡。”
能用血腥残酷吓到人甚至吓死人的影片,足以引起更多人的好奇。
影片血腥描述耶稣钉十字架的过程,进一步引发了热烈讨论,很多影院门前都出现排队人潮,电影院内还不时传出观众啜泣哭喊的声音。
电影的争议直接反馈到了现实生活中,在纽约和洛杉矶等大城市,支持或谴责《耶稣受难记》的示威活动随处可见。
这些不但没有给影片带来商业上的负面影响,还让票房逆势而涨。
从周二开始,《耶稣受难记》的单日票房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每天都有所增加,单日进账都保持在了1300万美元以上。
这部影片上映仅仅五天,北美票房突破了一亿美元。
之前拒绝梅尔-吉布森的各大发行公司,不说眼镜碎了一地,也都是懊悔不已。
到了现在,哪怕是外行都看得非常清楚,《耶稣受难记》必然是今年的超级爆款。
在《耶稣受难记》公映前,北美电影票房的销售成绩已低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然而,影片上映一周便已使今年的票房销售与去年持平。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星之一,谁曾料想梅尔-吉布森居然凭借一部以受难为题材的影片一举在票房上击败他在暑期影档上映的所有大片?
《耶稣受难记》进入了第二个放映周末,得益于越发激烈的争议与抗议,各大影院仍旧保持着较高的上座率,次周末三天的票房收获仅仅比首周末下降不到百分之四十,再入5410万美元。
加上此前五个工作日的收获,《耶稣受难记》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将北美票房推过了2亿美元大关,累计高达2亿2288万美元。
各种预测纷纷出炉,包括cinemascore在内,全都认为《耶稣受难记》的北美票房落点会在3亿5000万美元以上。
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冲击4亿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耶稣受难记》火爆大卖,作为导演和制片人的梅尔-吉布森一时间风头无两,压过了好莱坞所有导演和演员。
但梅尔-吉布森本人,在欣喜的同时,每每看到疯狂增长的票房数次,又会莫名心塞。